【哈式杂谈】论大学

哈鲁西今天发刀了吗:

这篇文章是我去年夏末大学毕业的时候写的,当时发在了自己的微信个人号上,引起身边同学一片共鸣。


我列表里的姑娘们有还未成年的、有刚高考完的、也有在念大学的,大家的共同点是,无论如何,都会在当下或者不远的将来,接触到“大学”。正值九月开学季,我再次把这篇文章拿出来,希望可以引起一些思考。


 


本文开放站内转载。


 


----------------------------------


 


我毕业了。


 


2013年,我通过高考来到香港城市大学就读,四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转眼就是毕业典礼。


 


对于“毕业典礼”这个纪念“学业完成”的仪式,我一向持冷漠态度。虽然和不远千里赶来香港的父母、和可爱的大学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是非常快乐的事,但我依旧认为,“毕业”这件事,根本值不上这么大张旗鼓地庆贺。


 


这是个非常个人的看法,源自三个理由:



  1. 人生的阶段性成就不过是下一阶段的敲门砖,本来也就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大学毕业”不比“考上大学”,难度并不高,高考成功那才是真正值得庆祝的事,成功毕业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2. 我至今的人生中,最大的意识形态转变就发生在大学这四年,而这个过程令我迷茫而痛苦;

  3. 就算我以所谓的“甲等”成绩毕业,我仍然对我的大学生活不甚满意。


 


在思考出以上三条理由的过程中,我也终于成功概括出了我对大学的理解,很可惜,直到毕业我才刚刚悟出这个道理——


大学大学,就是大部分需要自学。


 


如果你看到“大部分需要自学”这句话想到的是因为平时翘课、老师上课讲不清楚或自己平时基础没打好,而导致需要在考试前熬夜“预习”、“自学”,那我劝你还是不要继续往下看了,以下内容的言辞可能会过于尖锐而让人不适。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花了不少时间适应环境,不仅是香港的热带气候、方格子一样的生活区域,还有最让我疑惑的,周围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社交热情。


 


说实在的,至今我仍然无法融入“玩乐第一,交友第二,学习最末”的大气氛,但我现在起码可以理解、可以接受。


 


然而大二的时候,我对大学的期盼与我经历的现实形成的差异几乎让我“白发三千丈”。当时躁郁的我给我最尊敬的老师,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就算我读完了大学,她仍然是我最尊敬的教师),写了一封邮件,随便引一段让大家理解一下那时20岁的我究竟在躁郁些什么——





总结一下带给我困扰最主要的两点:一是对“大学”展现的姿态的失望,二是对自己的观念与周围人过于大相径庭的不知所措。


 


我从大二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在质疑念大学的意义。我现在在念的香港城市大学给我的感觉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大学里的每一天都像一场闹哄哄的宴席,每个参与者都很兴奋,每个人都是交际花,但散场以后,所有人的脸上却只有疲惫。


 


我本来寄希望于香港的大学功利性能比内地大学弱一些、学术能更单纯一些,但现实显示出的,俨然是一个和这个浮躁的时代天仙绝配的光景。我也只念了这一个大学,不知道内地或者国外的学校怎么样,所以感受也只能基于在城大体验到的。可能是因为我读的商科所以感受特别明显吧,大二就开始考虑以后的职业什么的,学习生活纯粹围绕“给分好不好”和“有用无用”,前者为总成绩打算,后者为将来工作打算。我看到的,没有人为学到知识感到喜悦,更没有人为了兴趣而学习。


 


另外一点就是用不用功的问题,我发现其实一个还过得去的分数,还是很好“混”出来的。这也使我不得不怀疑努力的必要性:松松垮垮也可以拿一张文凭,勤勤恳恳拿的那张也别无二致,真的走上社会,起点其实差不多。我老妈告诉我,时间总能证明一切,但我可能还是年轻,根本看不到这么远。



 


重新再看这些文字,我也不觉得当时的自己想法幼稚,因为我现在还是时不时这么想。而正是由于这些疑惑和苦恼,我的意识形态才真正开始大规模转变,直到变成了现在这样能够自我认可的状态。


 


如果要说完我的整个心态变化,那也未免过于冗长,所以本文就先回归到文章标题,谈谈我理解中的“大学”。


 



  • 大学的作用



 


整个社会如今都妖魔化了大学的作用,许多人都是为了进大学而进大学,却没想过大学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如果说作用是为了以后可以更方便地找工作,那也未免太肤浅。)


 


大学的作用其实非常简单,要我概括就四个字:提供资源


 


这资源包罗万象:学术资源(书籍、电子资料、实验室器材……),这是大学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师资源,这是最重要的辅助资源;社会资源(奖学金等社会支持、海外交换机会、企业实习机会……);人脉资源(教授、同学、校友……);其他硬件软件资源(教学环境、校工、宿舍……)。


 


我特意提到了教师资源是个辅助,这也是从中学进入大学最需要转换的思维——在大学,才是真正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若大一新生没有很快意识到这个改变,非常有可能因为教授讲课过快或过于简洁而学不到扎实的知识。


 


而让“读大学”发挥其真正价值的地方,是利用这些资源达到种种目标,比如:探索自己的兴趣、梦想所在,进而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拓宽视野,进而养成批判性思维;建立人脉,可能是学术大咖的教授们,也可能是优秀的同学们,这些人都在或将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等等……


 


重申一次,为了“毕业文凭”,为了“找工作”,是用不太到以上所说的各种资源的,如果将这两项定为读大学的目标……那我还能说什么?


 



  • 名牌大学的作用



 


整个社会都过于妖魔化了名牌大学的作用,才会导致一个“进了名牌大学就成功了一半”的假象。在这里我需要告诉各位仍在校的同学们:社会是现实的,那张文凭是不是假象一眼就会被看穿。


 


那么名牌大学为什么是名牌呢?本质上是因为名牌大学的丰富资源使得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概率更高了。只是提高了概率而已,并不保证拿着名校毕业证的学生就一定优秀。上文也提到少许,再好的大学也会有“随便混混才能拿好分数”的课程,也就造成了不同学生的毕业证虽然长得一样,但其中的含金量千差万别。


 


我相信我已经说明了“名校文凭没什么大用”这一点,但名校的确值得千军万马趋之若鹜,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那些资源。


 


首先从最重要的学术资源讲起。为什么名校的学术资源更好?理由很简单,因为钱多。整个社会,不管是政府、资本家、慈善家,都喜欢资助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才的名校,因而名校的学术资源才能更有效率地帮助学生。就拿生物实验室的试管这个事来举例子吧,国内很多医科大学做实验的试管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刷的,这样不仅会拉长实验时间,而且因为试管上的残留很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而在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之一多伦多大学(是我男友所在的学校所以我比较清楚情况),为了防止洗试管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他们实验室的试管都是一次性的,钢化塑料制的试管噢,用一次就扔了,而且是规定必须扔。没办法,谁让人家有钱呢。图书馆资源也是一个道理,越有钱的学校藏书越多、可以为学生提供的免费教学软件也越多,比如我自己学校的商学院电脑教室桌面上的软件加起来就分分钟上万,光Microsoft Project和Visio的市场价格就上三千,而越是名校,就会越有钱。


 


再来是教师资源,这个不用多讲,自然是越名校学术大咖越多。千万要注意的是,这些学术大咖通常都非常不擅长教学生,他们是学术领域的佼佼者,可不是搞教育的,所以要跟上他们的思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果哪天能跟上了,那世界简直会豁然开朗,仿佛所有知识学习都有了方法。但如何跟上,真的要靠个人努力。


 


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也决定了名校的出类拔萃。就比如本科内交换,名校一定会和名校合作;再比如社会实习,阿里巴巴会不中意从浙大选实习生吗?人脉资源则更是这样,上文说了名校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概率更高,也就是说,名校学生的同学以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甚至成功人士的概率也更高,而同学这层关系,真的相当美好又方便。这话说得有点功利了,不过事实如此。


 


因此,这些资源才是名校最本质的作用所在,毕业生们进入社会也是,短期来说别人可能会看一看头衔,但就长期来说,这些资源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才是重要考核标准。


 


那么名校有这么多好的资源,进了名校不就有了这些资源,有了这些资源不就可以变得优秀了吗?太天真。这牵扯到下一个问题。


 



  • 大学学习应有的姿态



 


前面说了,大学能提供的资源才是大学的本质作用,而大学会通过课程要求推到学生面前的资源,只占总体的30%,剩下的资源则需要学生自己去拓展、去把握。


 


说得直白点,就是大学提供那么多交换机会、实习机会,学生自己不去申请有什么用呢?图书馆藏了这么多了不起的著作,学生进图书馆却只会赶作业有什么用呢?学校机房这么多市面上贵上天的软件,学生不自己去学着用有什么用呢?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可太需要自觉了。


 


所以一进大学,会有两种人,一种人终于脱离中学的题海,大学一周不上几天课,作业又相对少,简直开心得飞起;而另一种人接触到大学庞大的资源量,惊觉自己的渺小和狭隘,加上大学的小社会特色,有许多精力需要花在学习以外的地方(比如社团活动),于是觉得时间简直太不够用。就我观察,第二类人占少数。


 


至于什么是大学学习应有的姿态,我真的说不好,我只能说,我在大学时候的表现,根本没到自己设立的“应有姿态”的及格线。我对自己最不满的一点就是,明明高中时我一个月要从学校那小小的图书馆借四、五本书来读的,进了大学之后,面前有“香港最大的单层图书馆”的藏书量,整个四年我却只借过寥寥几本工具书。


 


往大点、也更重要的地方说,大学提供的所有资源都为培养优秀人才而设,而优秀人才,可不是那些成绩好、按部就班地进一个好企业然后一步一步做上去的人。高晓松在《奇葩说》里怼清华学霸的时候说:“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吗。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所以大学是做什么的?大学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这可不是通往光辉大道的门,而是通往漆黑河流的门。很多人见到黑漆漆的就放弃不再敢往前走,一小部分人摸着石头前进,或多或少找到桃源乡的蛛丝马迹,而绝大部分人,连大学打开的那扇门,都没看到。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大二时的我会如此躁郁。因为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接受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更迷茫、更困惑、更不知足、更对自己不满;另一方面我又着急大部分周围同学还没找到那扇门,也根本没那个心思去找。


 


然而就我现在这么个啥啥成就没有的状态,讲大道理也没什么说服力,所以大家仅当做是我个人的心路历程分享就好。


 


最后引一段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回复我大二时那封邮件的话吧,这段话我在困惑的时候会时不时拿出来看:



也许,你永远不要指望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方式,求知很多时候不是解脱而是更深的沉溺——沉到更深处与上升到更高处的目的也许是相同的吧,即努力避免为繁琐的生活所累,摆脱无谓的牵扯,寻找到精神的飞地。区别只在于“上升”意味着更多的不断的否定,而“沉溺”接纳并存——美丽、平庸、以及丑陋……


我们都需要适应,一切也会慢慢好起来的,平心想来,生活中毕竟还有不少美好的人与事能予我们安慰吧。


祝福你!



 


祝福大家!



评论
热度 ( 287 )

© 豚来速 | Powered by LOFTER